yl6809永利官网2019级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表时间: 2020年05月29日来源: 信息工程学院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类代码:交通运输类(0818    专业与代码: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1808TK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值班标准要求,具备船舶电子、电气与控制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熟悉海上运输及海洋环境保护相关公约和法律法规,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能在船舶、港口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电子、电气与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修造、管理和设计开发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专业主要培养员工获取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行为规范,扎实的工作作风;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航运及相关企事业服务;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2)文化素质

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身心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定的心理素质、健康标准和体能要求。

2.知识要求

本专业是集现代船舶电子电气系统、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与通信导航及管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综合学科。员工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基础知识

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本专业方向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强、弱电相关的基础理论(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控制基础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PLC原理及应用)、船舶电机学、机械基础等。

3)核心知识

掌握船舶主机控制系统、船舶监控与报警系统、船舶电力拖动系统、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及通信导航系统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4)相关知识

熟悉有关船舶运输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掌握STCW马尼拉修正案规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方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能力要求

1)英语能力

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方向的外文书籍和资料,并能应用英语就国际航运事务和相关技术进行交流。

2)基本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相关能力

可参加国家海事局规定的有关合格证训练项目、理论考试科目和评估项目训练,通过国家海事局考试并具备规定的海上资历后,可取得无限航区船舶电子电气员适任证书。

三、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

本专业员工修读的总学分数应不少于177学分,其中理论学分121.5,实践训练学分55.5

毕业总学分:不少于177学分

五、推荐获取职业(技能或水平)证书

    推荐获取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熟悉和基本安全、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高级消防、精通急救、保安意识和保安职责专业技能合格证等相关证书。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实验有大学物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以及电路原理、PLC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船舶电机学、船舶电力拖动系统、船舶通信系统、船舶导航设备、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船舶主机控制系统、船舶监控与报警系统等课程的相关实验。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含军事理论)、暑期社会实践与调查、课程设计、熟悉与基本安全训练、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考证培训、精通急救考证培训、高级消防考证培训、保安意识、负有指定保安职责培训、电气综合训练、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强化训练、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教育。

七、教学时间安排总表

              时间

 

项目

合计

1

小学期

2

3

小学期

4

5

小学期

6

7

小学期

8

周数

 

课堂教学

13

2

17

16

2

17

13

2

14

9

2

 

107

 

复习考试

2

 

2

2

 

2

2

 

2

2

 

 

14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3

 

 

 

 

 

 

 

 

 

 

 

3

 

社会实践与调查

 

 

(1)

(1)

 

(1)

 

 

(1)

 

 

 

(4)

 

学年论文

 

 

 

 

 

 

 

 

(1)

 

 

 

(1)

 

熟悉与基本安全训练

 

 

 

 

 

 

3

 

 

 

 

 

3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考证培训

 

 

 

 

 

 

 

 

1

 

 

 

1

 

精通急救考证培训

 

 

 

 

 

 

 

 

1

 

 

 

1

 

高级消防考证培训

 

 

 

 

 

 

 

 

1

 

 

 

1

 

保安意识、负有指定保安职责培训

 

 

 

 

 

 

1

 

 

 

 

 

1

 

电气综合训练

 

 

 

 

 

 

 

 

 

5

 

 

5

 

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强化训练

 

 

 

 

 

 

 

 

 

2

 

 

2

 

电子电气工程训练

 

 

 

 

 

 

 

 

 

1

 

 

1

 

专业见习

 

 

 

1

 

 

 

 

 

 

 

 

1

 

毕业实习

 

 

 

 

 

 

 

 

 

 

 

11

11

 

毕业论文(设计)

 

 

 

 

 

 

 

 

 

 

 

6

6

 

毕业教育

 

 

 

 

 

 

 

 

 

 

 

(1)

1

 

总周数

18

2

19

19

2

19

19

2

19

19

2

17

157(6)

 

八、主要课程及简介

1.核心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交流变频调速系统、PLC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船舶电机学、船舶电力拖动系统、船舶管理、轮机概论、船舶导航设备、船舶通信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船舶主机控制系统、船舶监控与报警系统、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船舶电气管理与工艺、船舶局域网技术及应用、船舶电子电气专业英语、船舶电子电气专业英语听力与会话等。

2.主要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公共基础课。主要内容:讨论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方法。目的是提高员工应用高等数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课程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作必要的准备。

2)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公共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基础理论及实验训练课两大部分,物理基础理论内容包括物理学的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物理实验的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基本仪器的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数据的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等。通过学习,使员工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及规律,并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技能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从而使员工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

3)课程名称:电路原理

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电路中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KCLKVL定律;电路的基本元件及性质,等效电路的概念及其应用;应用支路电流法、网孔法、节点法分析线性电路;电路定理,如叠加、等效电源、互易定理等;正弦稳态(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具有互感的电路)的分析方法;三相交流电路中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之间的关系;一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员工掌握近代电路理论的基础知识,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电气测量能力,为后续课程装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4)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主要参数及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功率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获得线性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5)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逻辑代数、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脉冲的产生和整形、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系统应用举例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获得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使用、分析的一般方法。   

6)课程名称:船舶导航设备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船舶综合驾驶台系统、船舶导航雷达、船载GPS/DGPS定位原理与接口、船载GPS/DGPS定位原理与接口、船用陀螺罗经、船用测深仪、计程仪、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功能及接口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这些导航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初步具备船舶导航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基本故障判断与排除等技能,保障船舶导航设备正常运行,从而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7)课程名称: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船舶电力系统概述;船舶同步发电机电压自动调整;船舶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船舶同步发电机的继电保护;船舶配电装置;节能型船舶电站;船舶电站运行自动化;船舶电站的管理与维护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正确管理、使用船舶发配电系统,掌握船舶电力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方法。

(8)课程名称:船舶主机控制系统

 专业核心课。主要内容:包括熟悉主机遥控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功能;气动操纵系统的基本阀件;主机启动控制逻辑、制动逻辑及其控制、主机转速控制系统;电/气(E/P)转换器、电/液伺服器;MAN B&W MC主机操纵系统;AUTOCHIEF-Ⅳ主机遥控系统;DGS8800e数字调速系统;SSU8810安全保护系统;AUTOCHIEF-C20主机遥控系统;电喷柴油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RT-flex型电喷柴油机控制系统;ME型电喷柴油机控制系统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船舶主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正确管理、使用船舶主机控制系统,掌握船舶主机控制系统的各部件维护、故障时的诊断与检修方法。

(9)课程名称:船舶监控与报警系统

专业核心课。主要内容:包括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作用规律及执行机构;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船用锅炉的自动控制、船舶冷藏集装箱控制系统;船舶机舱监控与报警系统、DC-C20网络型机舱检控与报警系统、船舶消防自动报警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船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正确管理、使用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掌握船舶机舱辅助控制设备的各部件维护、故障时的诊断与检修方法,以及机舱监控与报警系统的维护、故障时的诊断与检修方法,为船舶电子电气员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10)课程名称:船舶电子电气专业英语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公约和标准,涉及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可编程控制器、主机遥控、船舶航向控制、船舶电力系统、船舶电力推进、船舶通信导航,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人员常用业务表格和文件,部分海事公约简介和节选等。该课程主要满足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员工对“专业英语”的需求。

11)课程名称:船舶电机学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机基本原理、电与磁的基础知识、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基础、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基础、同步发电机、同步电动机、控制电机及电动机的选择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船舶电机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正确选用、管理、使用船舶各类电机,掌握船舶各类电机的维护、故障时的诊断与检修方法,为船舶电子电气员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12)船舶电力拖动系统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控制电器、船舶常用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保护环节、常用控制电器的检修与维护;船舶机舱辅助机械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船舶电梯控制系统、船舶起货机控制系统、船舶锚机控制系统、船舶舵机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船舶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正确管理、使用船舶机舱辅助机械、甲板机械等电力拖动控制设备,掌握船舶各类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维护、故障时的诊断与检修方法,为船舶电子电气员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13)电力电子技术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电力电子器件、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直流—直流变流电路、交流—交流变流电路、PWM控制技术、软开关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应用的共性问题、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正确选用电力电子器件,掌握各类变流技术。为后续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等课程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14PLC原理及应用

专业专长课。主要内容:包括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的组成及逻辑设计方法;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硬件结构及工作特点;三菱FX系列和SIEMENS S7-200系列PLC的指令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方式和协议、可编程控制器的典型网络结构;重点讲授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及设计方法以及可编程控制器在船舶控制中的应用,并能够实现各个模块的通信功能。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进行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设计和开发。

15)轮机概论

专业专长课。主要内容:包括轮机管理基础、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船舶推进装置、船舶辅助设备、甲板机械、船舶通用系统、船舶防污染与海水淡化装置、电气设备和安全设备以及国际公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了解船舶各种机械设备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对其控制的要求。

16)船舶局域网技术及应用

专业专长课。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系统概述、数据通信基础、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的Intemet接入、船舶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船舶局域网应用实例、船舶网络安全管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船舶局域网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正确管理、使用船舶局域网,掌握船舶局域网的维护、故障时的诊断与检修方法,为船舶电子电气员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17)自动控制原理

专业专长课。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建模、传递函数和动态结构框图的等效化简;时域分析方法;用劳斯(Routh)稳定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用常规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用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和伯德(Bode)图分析系统的性能;用奈奎斯特(Nyquist)稳定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相对稳定性和稳定裕度、闭环频域性能指标;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和线性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船舶主机控制系统》、《船舶机舱监控与报警系统》、《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等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18)船舶通讯系统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GMDSS概述、Inmarsat通信系统、MF/HF组合电台组成、通信功能及维护、船用VHFVHF-DSC通信设备组成、通信功能及维护、NAVTEX与气象传真机的组成及维护、无线电救生设备、S-EPIRBSART的组成及维护、电台的识别、船舶通信天线种类、特点及维护、GMDSS电源的功能及要求、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现代船舶通讯系统的技术知识,能够正确使用各种现代船舶通讯设备、并具备对其维护与检修能力。

九、 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见附表)

附表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类代码:电子信息类(0807 专业与代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80714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身心健康,可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员工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基本素质。

2)具有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及时把握电子信息领域前沿动态的专业核心素质。

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专业相关素质。

2.知识要求 

1)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类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应用和开发等方面的核心知识。

3)了解与电子信息相关的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等专业相关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系统的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或科研训练经历,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与实施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专业基础能力。

2)初步具备电子信息领域中综合类实践、实验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以及产品开发与设计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核心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专业相关能力,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 

本专业员工修读的总学分数应不少于165学分,其中理论学分109学分,实践训练学分56学分。 

五、推荐获取职业(技能或水平)证书

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英语、电工等证书。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实验有大学物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及电路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EDA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相关实验。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含军事理论)、暑期社会实践与调查、课程设计、电子工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教育。

七、教学时间安排总表

 

 

            时间

 

项目

合计

1

小学期

2

3

小学期

4

5

小学期

6

7

小学期

8

周数

课堂教学

13

2

17

17

2

17

17

2

17

8

2

 

114

复习考试

2

 

2

2

 

2

2

 

2

 

 

 

12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3

 

 

 

 

 

 

 

 

 

 

 

3

社会实践与调查

 

 

(1)

(1)

 

(1)

 

 

(1)

 

 

 

(4)

课程设计与训练

 

 

 

 

(1)

 

 

(1)

(1)

 

 

 

(3)

毕业实习

 

 

 

 

 

 

 

 

 

11

 

5

16

毕业设计

 

 

 

 

 

 

 

 

 

 

 

12

12

毕业教育

 

 

 

 

 

 

 

 

 

 

 

(1)

(1)

 总周数

18

2

19

19

2

19

19

2

19

19

2

17

157(8)

 

八、核心课程及简介

 1.核心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数据结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技术与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电磁场与电磁波等。

   2.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目的是提高员工应用高等数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课程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作必要的准备。主要任务是讨论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方法。

2)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含实验)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物理基础理论及实验训练课,通过学习,使员工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及规律,并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技能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从而使员工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内容包括物理学的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物理实验的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基本仪器的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数据的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等。

3)课程名称:电路原理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从电路模型出发,着重讨论集总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员工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各元器件电流电压的关系;KCLKVL定律,各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各定理的正确运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相量法在电路分析中的运用,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心、理想变压器计算,RCRLRLC电路的响应形式,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4)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员工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养成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良好编程习惯,培养严谨的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的能力,掌握使用函数、数组、指针等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程序控制结构、函数、编译预处理、数组、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等。

5)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内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主要参数及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功率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6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获得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使用、分析的一般方法。具体内容包括逻辑代数、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脉冲的产生和整形、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系统应用举例等。 

7)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高频和非线性,这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内容包括小信号选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等。

8)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信号分析及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培养员工的思维推理能力和分析运算能力,为学习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内容包括连续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连续系统时域模型的建立,零输入、零状态响应的求解,信号的时域分解,系统的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卷积;连续信号的基本变换理论,应用各种变换分析线性非时变系统:拉氏变换、傅氏变换及其性质,用拉氏变换、傅氏变换分析连续线性非时变系统;线性非时变系统稳定性、频率特性的分析方法。

9)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系统性能分析方法,了解通信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本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本课程讲述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侧重于数字通信。课程内容体系重视基本概念的表述、基本原理的分析、基本技能的训练,以通信系统为背景,以分析系统的性能为主线,由浅入深分为五个部分:通信基础知识、模拟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原理、通信的同步技术、通信网的多路通信技术。

10)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了解频谱、数字滤波器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频谱的计算;明确区分连续和离散信号各种特性的差异;熟练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建立起模拟系统及其数字化系统的区别和联系。初步掌握频谱计算和数字滤波器设计的计算机编程应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 CTDT傅立叶级数;CTDT傅立叶变换;DFTFFT;离散线性时不变集中参数系统;理想和实际的数字滤波器;FIR滤波器设计;IIR滤波器设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实现等。

11)课程名称:微机原理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员工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熟悉微机的汇编指令体系及汇编程序设计方法,以及常用接口技术及其软硬件设计方法,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达到初步具有微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处理机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通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微机系统扩展、人机交互、A/DD/A等接口技术,以及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为后续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通过学习使员工掌握数据组织、存储和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员工进行数据结构的算法设计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编写出正确、清晰、质量较高的程序,并且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内容包括:数据结构的概念,几种基本的线性结构(如线性表),栈和队列,串,几种非线性结构(如多维数组和广义表),树,图,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如排序),查找,文件的存储结构和组织方法等。

(13)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是以MCS-51单片机为范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获得单片机的有关知识和在相应专业领域内应用单片机的初步能力,为将来从事单片机方面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内容包括:单片机基础知识概述;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原理;单片机的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单片机的C51语言;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单片机串行通信技术;单片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4)课程名称:EDA技术与应用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激发员工学习先进的电子电路设计技术的兴趣,培养员工主动探索、努力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本课程主要介绍EDA技术的发展历程、EDA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硬件描述语言、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及EDA技术在数字系统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在教学中,HDL硬件描述语言编程方法和FPGA的开发技术及符合工程规范的系统设计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强调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15)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分类、应用领域;传感器的特性,电位器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电位器式传感器变化效应、灵敏系数;电感式传感器的计算、特性、方法,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灵敏度;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容传感器的特点应用;压电式传感器电路及其应用;超声波传感器;热电阻测量电路,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光电器件特点;传感器信息融合,传感器检测电路,现代传感器检测系统。

16)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研究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通信技术及协议的应用,培养员工实现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及协议的设计能力;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层次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及网络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结构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各层的功能和技术协议;计算机局域网技术;计算机广域网技术;网络互连技术和设备;网络管理和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技术;Internet技术。

17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理解并掌握电磁场及电磁波的有关物理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分析电磁场典型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为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本课程以大学物理电磁学为基础,运用矢量分析和场论等数学工具,以静态电磁场的解法和均匀平面电磁波的传播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静态电磁场及其解法、时变电磁场、平面电磁波的传播。

九、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见附表)

附表2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类代码:电子信息类(0807 专业与代码:通信工程(0807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及国防、海洋领域发展需求,具有爱国家、守纪律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心理素质;具备海洋通信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掌握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与网络设计原理及方法;能在国际环境下从事陆地与海洋通信、通信网络、通信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员工主要学习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基本素质。

2)具有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及时把握通信工程领域前沿动态的专业核心素质。

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专业相关素质。

2.知识要求

1)了解通信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通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具有在通信、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类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应用和开发等方面的核心知识。

3)了解与通信、电子信息相关的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等专业相关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系统的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或科研训练经历,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与实施通信、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专业基础能力。

2)初步具备通信工程领域中综合类实践、实验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以及产品开发与设计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核心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专业相关能力,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

本专业员工修读的总学分数应不少于169学分, 其中理论学分106.5学分,实践训练49.5学分,创新创业类14学分。

毕业总学分:不少于169学分。

五、推荐获取职业(技能或水平)证书

推荐获取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或水平证书等相关证书。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实验有: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等课程实验。

课程设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

集中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含军事理论)、社会实践、电子技术工艺实习、专业见习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课外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环节。

七、教学时间安排总表

 

           时间

项目

合计

1

小学期

2

3

小学期

4

5

小学期

6

7

小学期

8

周数

课堂教学

13

2

17

17

 

17

17

 

17

8

 

 

108

复习考试

2

 

2

2

 

2

2

 

2

 

 

 

16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3

 

 

 

 

 

 

 

 

 

 

 

3

社会实践与调查

 

 

1

 

1

(1)

 

 

(1)

 

 

 

(4)

课程设计

 

 

 

 

1

 

 

1

 

 

 

 

2

电子工艺实习

 

 

 

 

1

 

 

 

 

 

 

 

1

专业见习与实训

 

 

 

 

 

 

 

 

 

2

 

 

2

创新实训与讲座

 

 

 

 

1

 

 

1

 

 

 

 

11

毕业实习

 

 

 

 

 

 

 

 

 

11

1

5

18

毕业论文(设计)

 

 

 

 

 

 

 

 

 

7

1

12

137

毕业教育

 

 

 

 

 

 

 

 

 

 

 

1

1

总周数

18

2

19

19

2

19

19

2

19

19

2

17

156(14)

 

   八、核心课程及简介

1.核心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交换技术、移动通信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通信网络、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技术等课程

2.主要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电路原理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从电路模型出发,着重讨论集总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员工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各元器件电流电压的关系;KCLKVL定律,各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各定理的正确运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相量法在电路分析中的运用,RCRLRLC电路的响应形式,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2)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内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主要参数及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功率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3)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员工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养成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良好编程习惯,培养严谨的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的能力,掌握使用函数、数组、指针等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程序控制结构、函数、编译预处理、数组、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等。

4)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主要内容:数字电子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员工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员工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中小规模数字电子集成电路的性能以及主要应用基本知识;数字电子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设计能力和识图能力和现代电子技术分析与设计工具的应用能力等。提高员工在数字电子技术工程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领域中其它内容,以及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5)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和学位课,系统学习用于通信系统及设备中的各种通信电子线路。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与特性;反馈振荡器的原理,LC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振幅的调制、解调和混频电路;频率的调制与解调电路;相位调制与解调电路及反馈控制电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通信原理,锁相和频率合成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6)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学位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定义、基本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性质;2LTI系统的时域分析。介绍连续与离散时间LTI系统的经典时域法:常系数线性微分、差分方程求解法和卷积法;3、 信号与系统的傅里叶分析。包括连续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连续与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及其基本工程应用及方法:调制、采样、滤波。4 S域分析。掌握信号的拉氏变换及其性质,连续时间LTI系统的S域分析方法。5 Z域分析。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的变换及其性质,离散时间LTI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

7)课程名称: 数字信号处理     

主要内容:主要学习通信工程中研究数字信号的频域特征的基本分析方法。内容包括快速Fourier变换和数字滤波器。要求掌握FFT的基本算法,了解提高计算速度的途径。能够根据系统的要求设计高通、低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通过仿真软件分析和评价各种滤波器的性能。

8)课程名称:微机原理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选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员工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熟悉微机的汇编指令体系及汇编程序设计方法,以及常用接口技术及其软硬件设计方法,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达到初步具有微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处理机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通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微机系统扩展、人机交互、A/DD/A等接口技术,以及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为后续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9)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学位课。课程以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全面、系统地讨论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系统性能分析方法。内容包括:信道模型、随机信号分析理论、模拟调制解调技术、数字信号基本特征、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信源编码、均衡技术、部分响应技术、同步技术、最佳接收理论、差错控制编码理论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员工进一步学习现代通信技术打下理论基础。

10)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系统地论述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矢量分析、静电场与恒定电场、恒定磁场、时变电磁场、平面波的传播、反射和折射、传输线理论、微波传输线以及天线等。

11)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主要介绍现代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和交换技术;程控交换机的信令系统、硬件结构、软件和组网方式,使员工对现代通信网络和交换技术有深刻的理解。 

12)课程名称:移动通信系统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讲授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及构成,电波传播与分集接收,干扰和噪声,组网技术,无绳电话,FDMATDMA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个人通信,移动通信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为今后员工从事移动通信领域的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13)课程名称:通信网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重点介绍泊松过程、M/M/1排队系统、M/M/s排队系统、最小支撑树、端间最短距离和路由、网络最大流和最小费用流、网络可靠性近似计算等通信网的建模和性能分析模型。本课偏重于学习网络方面的理论基础,包括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以及网络建模和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将建立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了解通信网络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通信网拓扑结构分析方法,熟悉通信网可靠性分析方法,培养员工分析通信网络性能的能力。 

14)课程名称:计算机通信网络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讲述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典型网络设备(集线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于各层的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通过对这些网络协议分析和阐述,使员工了解计算机通信网络基本概念,掌握使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本技能,了解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相关的通信技术,理解和掌握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传输层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网络互连和因特网的有关概念、协议及其应用,了解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15)课程名称:卫星通信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卫星通信概况、卫星运动轨道和卫星组成、地球站和VSAT、空间链略设计、信号处理和传输技术、多址联接、卫星蜂窝移动系统与网络管理、卫星系统中的多媒体通信等。

16)课程名称:光纤通信技术

 全面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的结构与分类、光纤的传输原理、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缆的结构与分类以及光纤主要参数的测量方法;有源光器件和无源光器件的工作原理、种类和主要特性;简述光端机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线路码型的要求和常用码型;重点介绍SDH传输网的基本知识、网元设备、网络结构、网同步和网络管理;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工作原理。   

 

九、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见附表)

附表3


 

通信工程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前段学校: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一)专业名称:移动通信技术

 

(二)专业代码:610302

 

 后段学校:永利集团

 

(一)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二)专业代码:080703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二)学制:五年

 

三、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3+2分段培养的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面较完备的通信工程理论和专业技术技能,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求,既能从事通信工程施工,移动通信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通信业务服务与推广,又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工作,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通信企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规格

1) 知识结构:3+2分段培养的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应具有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专业口径应该比高职专科更宽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厚一些,注重员工在学习、抽象、分析、推理、综合、描述、论证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培养,使员工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具有发展潜能和技术创新能力。

2) 能力结构:3+2分段培养的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注重员工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3) 素质结构:3+2分段培养的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周密性等等。注重员工的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的培养。 

四、职业面向

(一)就业岗位

 一、初始岗位群

移动通信工程勘测、施工岗位

移动通信设备安装维护岗位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岗位

移动业务应用与终端维护岗位

二、发展岗位群

移动通信工程督导岗位

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营与维护岗位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经理岗位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程师岗位

 (二)职业证书

考取以下任意一个证书即可:

 

证书名称

认证机构

对应专业课程

中级光通信机务员

工信部通信行业

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光传输实务

电信业务员 电信业务营业员

工信部通信行业

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级移动通信机务员

工信部通信行业

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

中级数据通信机务员

工信部通信行业

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NC认证移动网络助理工程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

NC认证传输网络助理工程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传输实务

NC认证交换网络助理工程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程控交换技术

NC认证数据网络助理工程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NC认证网规网优助理工程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规划与网络优化

 

    五、课程设置与特点

   (一)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说明附件1

(二)核心课程描述

1.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

本课程主要学习TD-SCDMA 网络结构与网元组成等专业知识,使员工掌握网络拓扑设计、OMC 网管操作方法、RNC 开局配置、Node开局配置、手机互通、本地基站的开通等技能,适应NC认证TD-SCDMA助理工程师认证资格,具体内容见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2.《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本课程结合中兴的ZXR10数据产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使员工掌握中兴ZXR10系列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维护操作方法等技能,具备中小型数据通信网络的设计组建和管理维护的业务能力,适应中级数据通信机务员、NC认证移动网络助理工程师职业认证资格,具体内容见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3.LTE技术》

本课程学习LTE技术原理,发展与应用;了解LTE系统网络结构;掌握LTE产品的设备原理、硬件结构及信号流程,能够进行LTE全网的开通与调试;能够完成LTE系统的日常维护任务,具体内容见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4.《光传输实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PDHSDH光传输技术,以及现网中兴主流光传输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员工具备中小型SDH光传输网络的开局组建和运行维护的业务能力,适应中级光通信机务员、NC认证移动网络助理工程师等职业认证资格,具体内容见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5.CDMA2000技术》

本课程主要学习CDMA2000 网络结构与网元组成等专业知识,使员工掌握网络拓扑设计、OMC 网管操作方法、RNC 开局配置、Node开局配置、手机互通、本地基站的开通等技能,适应NC认证CDMA2000助理工程师认证资格,具体内容见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6.《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掌握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容量规划、资源规划、组网和可靠性设计、配置计算、扩容规划、站点规划等网规网优知识,具体内容见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7.《通信工程勘察与设计》

掌握通信工程硬件的勘察并利用CAD软件绘制勘察图纸;根据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并会进行基本的概预算;了解工程的实施和验收。

8.《信号与系统》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学位课,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定义、基本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性质;2LTI 系统的时域分析。介绍连续与离散时间LTI 系统的经典时域法:常系数线性微分、差分方程求解法和卷积法;3、 信号与系统的傅里叶分析。包括连续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连续与离散时间LTI 系统的频域分析及其基本工程应用及方法:调制、采样、滤波。4S 域分析。掌握信号的拉氏变换及其性质,连续时间LTI 系统的S 域分析方法。5Z 域分析。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的变换及其性质,离散时间LTI 系统的Z 域分析方法。

9.      《通信原理》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学位课。课程以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全面、系统地讨论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系统性能分析方法。内容包括:信道模型、随机信号分析理论、模拟调制解调技术、数字信号基本特征、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信源编码、自适应均衡技术、部分响应技术、同步技术、最佳接收理论、差错控制编码理论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员工进一步学习现代通信技术打下理论基础。

六、教学进程与安排(附件2

七、保障与措施

    (一)教学设施保障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实力雄厚,三期投入将达到400余万元,它是目前海南省设备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3G网络通信实训平台,几乎涵盖了现代通信的全部主流和热点技术,完全模拟真实的现网运行环境。目前,移动通信实训室已被评为省级特色实训中心,获得省教育厅60万元的资助,同时学院将按1:1比例进行配套,资金到位后,移动通信实训室将在目前3G网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4G实训室的建设,实现与目前主流技术的同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还与中兴通讯、广州超讯、南京格安、北京同友等8家公司签订了协议,为员工提供了充足的校外实训基地。

永利集团通信工程专业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厚基础、强技能、重应用”,产学研相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电力电子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电工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通讯原理实验室、电子实训实验室等17个,设备总投资600余万元,并有一支爱岗敬业的实验专职教师。

(二)教学资源保障

1. 双方共同加强教学资源开发,重视与企业合作。要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重点建设为课程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立体化教材(包括:纸质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库、教学录像、网络课程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大力提倡教师编写校本教材、讲义。组织完成3-5门工学结合、具有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任务;进一步完善专业资料库,部分实训实现员工网上在线自我考核。同时以员工能出作品产品为导向。

2. 双方学校图书馆增加通信类有关图书资料的购置,特别是与4G、网规网优相关的电子资源、数据库等,进一步为员工全方面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3. 面、系统地加强实训教学信息化建设,开发、购买仿真软件,充分发掘、合理配置两校的教学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实用性强、信息量广的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 

(三)团队队伍保障

1.建立专业双带头人的制度,由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和永利集团各选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建设、专业的发展及学术就业等。

2.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和永利集团双方互聘教师进行授课,保证互聘教师的比例不低于1/3,通过互聘方式,实现双方教师的优势互补。

3.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骨干教师对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和技术应用水平的了解和掌握,为骨干教师从事课程改革与建设,开展产学研工作创造条件。有计划安排中青教师出去进修,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

4.努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和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专业教师在2-3年内至少有3个月时间到单位进行挂职顶岗学习,熟悉通信工作流程,参与项目开发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以及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指导水平。

5.聘请企业、行业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及实践性教学任务,建成一支既有高技能水平,又在信息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兼结合团队队伍。

6.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教改以及科研活动,推动本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四)教学管理

永利集团和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共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吸收2-3名企业技术人员参加。负责生源选拔、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审核课程标准、确定任课教师等。采取“双带头人”制度,由永利集团和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各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担任专业负责人,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及时向专业指导委员会沟通情况。派一名专职辅导员老师,负责该专业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五)顶岗实习管理

   该“3+2”专业的顶岗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顶岗实习是在高职完成两年的专业课学习后,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第二阶段的顶岗实习是本科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两个阶段的顶岗实习都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每个实习的员工,双方院校都要分配一名校内专业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同时,员工在企业还要有一名企业指导老师,双方院校的指导老师除了对实习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进行指导之外,还要负责该员工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实习后如何与本科阶段进行有效地衔接。指导老师要定期练习员工,了解员工的实习状况并做好登记,确保员工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员工在顶岗实习期间要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实习情况,并认真完成实习期间的实习小记和实习报告。

(六)校企合作制度

该专业是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与中兴通讯进行深度校企合作的专业,已构建了校企共建共管专业发展双轨制的全面合作的新机制。即第一,基本理论与文化修养以大学教育为主,第二,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教育以企业为主,由此构成教学双轨制。大学为主体的基础教育树立员工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科学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方法,教授专业基础理论;企业主体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训练包括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以及实习、就业等均以中兴通讯为主导,企业对员工的培养贯穿员工老员工活的全过程,真正使员工接受的教育贴近行业、社会的需要。

围绕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具有深度校企合作特色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中兴通讯企业资源和优势,对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岗位技能进行细分,总结出适应市场需求和员工长期发展的核心课程,实现课程及教学内容与岗位的零度整合。

(七)质量监控保障

1. 建立专门的课程项目团队。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和永利集团的分管领导、教务处、院系负责人组成项目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学体系运行政策的制定与总体协调。

2. 对“3+2”的教学进行组织与管理。每月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例会(协调会),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由专业工作组会同督导、系部对“3+2”项目的教学开展质量监控。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参与质量监控的积极性,校企相互协作,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全员、全程、全面管理,充分调动学校、企业、教师、员工四个方面的积极性,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对教学质量进行多元化、全方位评价。 

八、建议与说明

(一)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1.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按照能力本位设计、组织教学活动。

2.根据员工的心理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员工学习兴趣,帮助员工树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营造宽恕、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3.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重视员工的生活经验,认真创设项目引领的课程教学情景,认真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过程,促进员工实践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探索“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为员工提供能够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明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监控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

(二)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1.考核方式多样化,鼓励采用成果性考核(大作业、调研报告、课程设计与课程论文等)、操作任务考核(实际操作)、计算机及网上考核、自我评定与小组评定考核(小组协作与配合意识、团队贡献)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2、注重技能考核,鼓励现场操作考核、基于工作任务的过程性考核等考核方式,使考核过程转为员工的技能提高过程。

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与员工自评相结合,鼓励引进企业评价因素,多方位地、多角度地评价员工学习成绩。

4.转变评价观念,将评价目标从注重等级转变为注重激励,从注重甄别转变为注重诊断、反馈。

5.注重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激励员工的上进心,反馈中应以鼓励、肯定、表扬为主,充分尊重员工。

6.及时总结考评过程,注重考评资料的累积及分析,以便于发现、纠正考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考评过程。

九、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见附表

附表4 

 

 

相关附件:

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党建工作 专业设置 团队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团学工作 团队建设 在线申请